从智能分拨中心到无人车接驳,京东物流正在用科技让每一个包裹更“绿色”。在国际舞台上,这套创新模式为全球电商大促提供低碳保障,也让供应链成为环保的新力量。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全球舞台上,中国企业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以技术创新重塑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实践和未来图景。作为中国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先锋,京东物流参加了两场主题边会和活动,展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构建起技术驱动、责任共担的供应链新范式。
在会议期间,京东物流可持续发展案例入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发布,还获得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颁发的“COP30中国角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企业案例”荣誉。

“COP30中国角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企业案例”荣誉证书
智能减碳:从“能耗中心”到“低碳标杆”的蜕变
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主题边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介绍了京东物流技术驱动的绿色转型路径。通过部署物联网传感器与AI算法,“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实现从“能耗中心”到“低碳标杆”的转变,甚至达成园区级“碳中和”;依靠自研的数字车队管理平台和智能算法,优化每一次运输的路径,并创新“公转铁”等多式联运方案,最大化降低碳排放;自研“京碳惠”碳足迹管理平台,为全球超过1000个品牌提供服务,将模糊的排放转化为清晰的数据资产。这一创新使企业能够精准识别减排潜力,推动全链条绿色升级。

全球协同:构建绿色供应链生态共同体
通过“全球织网计划”,京东物流持续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目前海外仓管理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在全球发展合作中,京东物流以开放为桥梁,将解决方案转化为生态赋能。例如,为全球品牌提供的“高效逆向物流”服务,既为商家降本,也通过促进资源再利用,与本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高度契合。

生态守护:从红树林修复到海洋保护的跨界实践
在“美丽海湾 美好生活”主题活动中,王颖分享了京东物流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在横琴二井湾国家湿地公园累计修复超过4万平方米红树林,通过“海洋盒伙人”项目,携手十几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公益组织及公众力量,打造海洋环境保护共同体;发起“净滩行动”,将收集到的海玻璃等废弃物,再造成具有意义的文创工艺品。
王颖提到,今年7月京东物流正式升级“FAST”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未来向新、绩效向优、行业向荣、技术向善”为核心,推动企业从“被动减排”向“主动创造生态价值”转型。“我们期待与全球伙伴一起,让供应链不仅成为经济的连接器,更成为双碳路上的护航者。”她表示,京东物流将持续推动技术革新与绿色转型、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用技术为锚、以责任为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应对气候挑战的实践与担当。